何时该快筛、PCR、急诊就医?急诊医学会4指引一图秒懂

【早安健康/洪辰竺报导】随着新冠病毒本土确诊案例逐日攀升,民众筛检需求大增,不少民众因台湾急诊就医便利,蜂拥至各院急诊单位要求筛检;不过,此行为不但会排挤到重症病人在急诊单位的救治,更可能会增加自身染疫的风险。

「台湾急诊医学会」呼吁,民众应先行检视自身染病风险,以及症状严重度,以决定最佳的筛检与就医策略。另外,若发现出现7大警示症状,则须前往急诊就医。
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吗? 名医曝常忽略的9大NG习惯,你中了几招!? 登入免费下载:胃食道逆流整理包 >

4大族群根据是否有警示症状,应对作为分别如下

根据是否有接触史、是否接受匡列隔离、家用快筛阳性者,以及确诊个案,「台湾急诊医学会」将民众分为4大族群,另也分别列出当无症状发生,或是发生轻微至严重症状时,相关作为分别如下:

  1. 无接触史且无症状之民众:无须接受病毒筛检。请勿至医疗院所或社区筛检站要求筛检,维持适当个人防护及卫生习惯即可。
  2. 无接触史但有轻微症状,或有接触史但无症状之民众:用家用快筛自我检测。若阳性,依主管机关建议之交通方式,至社区筛检站采检核酸PCR。
  3. 有接触史或接受匡列隔离且有轻微症状,或前述家用快筛阳性之民众:请依主管机关建议之交通方式,至社区筛检站采检核酸PCR。
  4. 出现新冠病毒中重症警示症状之民众:请立即至急诊就医。

台湾急诊医学会指出,若有以下7大情形,即属中重症警示症状:

  1. 喘或呼吸困难
  2. 持续胸痛、胸闷
  3. 意识不清
  4. 皮肤、嘴唇或指甲床发青
  5. 无发烧(体温<摄氏38°C)之情形下,心跳>100次/分钟
  6. 无法进食、喝水或服药
  7. 过去24小时无尿或尿量显着减少

另一方面,先前由於新北市出现2岁儿童染疫後转重症病逝案件,各界也对儿童的染疫警示症状是否与成人不同有广泛讨论。对此,儿童急诊医学会则研讨出相关提醒如下:

1.由於儿童罹患COVID-19患者,演变成重症之病程往往进展快速,若早期出现以下症状,则有较高的重症危险性:

a.高烧超过39度
b.意识变化
c.呼吸浅快
d.呕吐、腹泻等肠胃症状

台湾儿童急诊医学会说明,抽搐、昏迷、胸痛、嘴唇发紫、低血压属於後期的器官衰竭症状,由於文献支持早期治疗儿童的预後较佳,因此建议以早期徵象,而不以晚期的徵象作为急诊就医或转送的依据。

2.目前已发表最大规模的儿童重症研究显示,儿童重症的危险因子如下:

a.过去有肺炎病史
b.有共存慢性病(包含第一型糖尿病、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早产)
c.症状开始4天以後才就医

另外,虽然许多研究发现,年龄小於1岁者是高危险群;但是,有更大的研究发现,大於5岁的儿童演变成重症的风险更高,且5-11岁孩童发生多系统发炎症候群(MIS-C)的风险也高,不能轻忽。

同时,台湾儿童急诊医学会也提醒,由於目前国际统计自儿童急诊就诊的病患,只有3%产生较严重的并发症,包含肺炎、心肌炎、脑炎或败血症等,最终致死率为0.1%,相对於成人,致死率还是非常低,大部分的家长不用过於惊慌。

急诊医学会除呼吁民众维持正常防疫生活,就医时遵守各医院急诊防疫规范,鼓励民众完整接种或追加接种新冠疫苗,亦建议中央政府畅通家用快筛试剂通路,结合社区医疗资源广设社区PCR筛检站等措施,维持检疫资源与紧急医疗量能,渐进朝後疫情时期的正常生活迈进。

参考资料:
  1. 台湾急诊医学会
  2. 台湾儿童急诊医学会早期辨识儿童COVID重症病患共识声明

看了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…

  • 被匡列隔离有防疫补偿金!居家隔离、照顾者每天补助1千元,申请资格与方法QA
  • 清冠一号这样用更有效!让病毒远离你,中医师防疫4大QA解惑

他帮孩子买储蓄险,被国税局追缴37万元赠与税!3件事避免连补带罚

【早安健康/资深保险经纪人 廖嘉红(R姐)】

父母年付100万帮孩子买储蓄险作为房屋头期款,为什麽会被国税局追税?

林爸爸在邮局帮儿子买了一张6年期的储蓄险,年缴保费100万。投保的时候以自己为要保人,儿子为被保险人和满期金的受益人,期满可以领回620万。原本想要帮儿子存购屋的头期款,没想到满期领回後,却收到国税局的追税通知。(编辑推荐: 买房登记子女名下,必躲不掉赠与税?专家一招更高明,节税又增加贷款成数!)
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吗? 名医曝常忽略的9大NG习惯,你中了几招!? 登入免费下载:胃食道逆流整理包 >

  1. 要保人与受益人不同人,领取满期金时才是赠与年度

    为什麽会这样?林爸爸觉得很疑惑:「国税局明明规定,每人每年的赠与免税额是220万元,2022年还提高为244万元,我每年保费才100万,为什麽要跟我追讨税金呢?」原来林爸爸将免税额度解读错误。

    林爸爸是要保人,也就是保单的所有权人,有权利解约和变更受益人。儿子是受益人,也就是满期领钱的人。

    当要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时,以满期当年度受益人儿子领到时,才是国税局认定的赠与年度及金额。

    由於满期金600万,已经超过了2022年的免税额244万元,因此将超出的376万(620万-244万)课以10%的赠与税,也就是要求补缴赠与税37.6万,因为漏报赠与税被罚。(编辑推荐:财产给小孩,赠与会比继承好吗?节税、避免纠纷…律师一表帮你评估8项优缺点)

  2. 要保人与受益人同一人,每年保险费由父母赠与,缴费当年就是赠与年度

    如果林爸爸一开始就把要保人和受益人都设定为儿子,每年的保险费由林爸爸的帐户扣款。国税局就会认定林爸爸每年赠与100万元给儿子,没有超过每年的免税额,没有赠与税的问题。6年满期後,儿子领回满期金620万元,因为要保人和被保险人同一人,领回自己的钱也没有赠与税。

  3. 变更要保人的注意事项

    如果你也有类似林爸爸(要保人与受益人不同)的保单,想要把要保人变更成小孩,让要保人和受益人同一人,一定要先评估。

    评估什麽?要保人就是保单的所有权人,所以变更要保人为子女,等於把这张保单的保单价值准备金赠与给子女。如果保单的保价金低於免税额244万元,就免赠与税,超过244万元要主动向国税局申报赠与税,以免连补带罚。

规划保单时需多方考量,并注意要保人、被保险和受益人的规划。建议谘询税务专业,以保障财富传承不缩水。

作者简介:廖嘉红(R姐),拥有国家级人身及财产双证照,超过20年保险经纪人经历。更多精采文章请关注脸书粉丝专页: R姐的保险理财小宇宙

看了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…

  • 被匡列隔离有防疫补偿金!居家隔离、照顾者每天补助1千元,申请资格与方法QA
  • 报税查询撇步2022!教你6种管道查询报税所得资料,手机就能线上查询加申报